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0日舉行“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、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透露,據海關統計,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較2018年增長了1.2倍;初步測算,今年上半年進出口1.22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5%。
呂大良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,完善拓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清單,不斷創新跨境電商通關監管等,推動了我國跨境電商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呂大良表示,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,給海關監管服務帶來了全新挑戰。現在海關每年監管的跨境電商、跨境郵件快件包裹量達70多億件,平均每天有2000萬件左右。對此,海關也不斷創新監管方式,開發應用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系統,著力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。同時,也采取切實措施,確保通得快、管得住。比如,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食品風險監測、消費品抽樣監測行動,開展跨境電商寄遞“異寵”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等,保障了跨境電商商品質量安全,也防范違禁品入境。
呂大良稱,中國海關對跨境電商的監管實踐,也為全球海關創造了經驗。2018年,中國海關與世界海關組織聯合舉辦了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,牽頭制定了《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標準框架》。中國海關對跨境電商的統計方法實踐案例,連續納入了世界貿易組織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、聯合國貿發會議等編制的《數字貿易測度手冊》。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電子商務談判,提出中國海關建議。《中國海關跨境電商商品質量安全管控實踐》納入了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良好實踐案例。
呂大良強調,下一步,海關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不斷完善有利于跨境電商發展的海關監管制度。目前,海關總署正在研究推廣跨境電商出口貨物“先查驗后裝運”模式,以及擴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試點范圍等措施。海關總署還將不斷優化完善海關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系統功能,進一步簡化流程、優化服務,更好滿足廣大消費者和企業“買全球、賣全球”的需要。總之,就是要讓大家的購物體驗更加順暢,助力我國跨境電商持續高質量發展。